07
5 月 2019
常来道教庙观的朋友们一定看到过道长做科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法事或道场。
其间,坛场庄严肃穆,道长如法如仪,站在中间的高功法师在祷神作法时,常常“翩翩起舞”,会走起一种貌似奇怪的步法,咋一看有点儿像跳舞,还有点儿像功夫…
实则,这个步法被称为“步罡踏斗”,还因为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所以又被称为“禹步”。
先秦道经《尸子》中这样记叙禹步的来源:“古时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那禹步又是为何会成为道教科仪中道长们所用的步法呢?
原来,在道教神仙信仰中,大禹可不是一般“神”,在南朝高道陶弘景祖师的《真灵位业图》里,大禹居第三神阶中位“太极金阙帝君”之左,并有注云:“受锺山真人灵宝九迹法,治水有功。”,更被尊为三官大帝中的水官大帝。
正因为凭借着大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禹步也成为道教科仪道场中高功法师的必备技能。
此外,关于“禹步”的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
有人认为禹步是大禹创造的禁咒术,并非是对他走路方式的模仿;有人认为禹步的起源还要更早,大禹只是它的传承者而非创造者;还有人认为禹步其实跟大禹毫无关系,它来源于先秦时期巫祝们所跳的“跛舞”,但在传播中借用了大禹的威名。
不管怎样说,道教“禹步”的起源十分古老,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它甚至和咱们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些关联: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认为,夏为龙族,而禹步是“一种独脚跳舞,本是效仿蛇跳”;还有其他学者认为禹步是对“蜥蜴步”的模拟,因为蜥蜴爬行时的特有形态是后肢不越前肢,也即“步不相过”,而蛇和蜥蜴,在学术界中都被认为是华夏图腾“龙”的原型。
如今,禹步或者说步罡踏斗,不仅仅在道教科仪法事中广泛运用,也因为其古老基因而吸引了更多关注。
就在2018年11月,“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所有老传统老手艺等等一样,禹步这种神秘的步法也以道教信仰为载体而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