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4
7 月 2018
【悟道思理】如何解读《道德经》中的“愚”?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中说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其中一个“愚”字,引起很多不同的解读。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愚”字是“愚民” 的意思,并由此望文生义,认为《道德经》主张推行愚民政策。那么,这个“愚”字究竟如何去理解呢?

这句话中的“愚”字,并不是要主张愚民政策。实际上,古汉语的“愚”,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愚”,其意思是不一样的。“愚之”,实为使民众诚朴、淳厚之意,而“明民”的意思,意为启发民众巧智。王弼注《道德经》说:“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清末著名学者高延第注解《道德经》时认为: “愚之,谓返朴还淳,革去浇漓之习,即‘为天下浑其心’之义。”

所以,《道德经》中的“愚之”,根本不是搞愚民政策的意思,而是主张去除奸智,提倡诚朴。老子认为,由于统治者以智治国,而民众巧以应付,所以,奸伪丛生,天下大乱,即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第十八章),这就是“以智治国,国之贼”的理论根据。由此,老子提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针对奸诈虚伪的社会风气,主张对民“愚之”,即社会回归到诚朴纯真的自然天性,提倡用诚朴、 自然的“道”的内容对民众进行“德育”,这样方能国泰民安。

千年前的智慧,正是今天倡导诚信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好注解。


25
6 月 2018
【道教人物】修术不修道,空有术傍身,看张三丰祖师如何戏惩术士

明代著名高道张三丰祖师归隐武当山后,虽被人称为隐仙,但也常常四处行侠仗义、显露仙迹,在湖北十堰一带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

三丰祖师刚正不阿,尤其憎恶一些“术士”,也就是以道教为名习得一丁半点秘术,却不能深悟大道,便凭术游走江湖,换取荣华富贵的人。

可惜的是,不管是三丰祖师当年,还是时至今日,大多数世人不晓“道”之珍贵,却纷纷喜欢以“术”称奇,致使千百年来,想靠各种术法走终南捷径,谋取名利的术士屡禁不止。

在关于三丰祖师的众多神话传说中,戏惩术士的故事也不少。

话说,由于明代崇尚道教,不少求功名利禄的术士纷纷打着道教的幌子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有个叫邓常恩的术士,凭着会些术法也被皇帝赏识,竟然做到太常卿这一高官,但他为人阴险狠毒,曾经陷害他人致死。那人死后阴魂不散,化为厉鬼,常在邓府作怪,而且因为天道承负,邓常恩自己的术法对厉鬼半分效果也没有,因此十分苦恼。

邓府不得安宁

这天,有人告诉邓常恩在太行山西有位马仙翁,能用神箭射鬼,人们每去求他,真是百发百中、万试万灵。于是,邓常恩就派徒弟陈歪儿去求马仙翁的箭术。

陈歪儿奉命上路,行至中途,却碰见一个道人,神态轩昂,手执长弓,腰插七箭(长弓寓“张”,七箭,寓“三丰”二字笔划为七划),自称能射鬼,百发百中,陈对他半信半疑,因是同路,且跟着同行。

到了晚上,两人在一座破庙中过夜。这儿林深月黑,庙外深林中传来啾啾鬼叫,陈歪儿十分惊怕,道人却说:“不用怕,你正好可以看我的神箭。”,说完,便在窗隙中一箭射出去,只听到那鬼哀号着逃去,陈这下大为钦服,第二天一早,就叩头恳请道人传他法术,道人倒也慷慨,立即传给他神箭之术。

学好术法后,陈歪儿赶紧回来见师父邓常恩,还撒谎说:“马仙翁外出,没有遇见,但幸亏师父洪福齐天,我在路上遇见神仙传了能射鬼的箭术”,邓常恩听后大喜,便命令陈歪儿多加留意家中厉鬼。

刚好,这天夜间月色朦朦,府中花园里鬼声又起,邓常恩急忙命令陈歪儿去射鬼,自己则转过回廊,在对面楼上监视。

夜色中,只见陈歪儿不紧不慢,张弓举箭,对着鬼叫声就是一箭,箭声响处,大叫一声,有什么东西应弦而倒。

仆人们忙点起烛火照看,却见邓常恩倒在地上,幸而箭未中要害,只射伤了左臂,回头再找陈歪儿,早已逃之夭夭了。

后来,三丰祖师又化作道人来点醒邓常恩一番,才使得他逐渐收敛,不再为祸朝野。

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我们作为道教正信信徒不应该过分关注一些术法,而应从经典、祖师事迹中感悟智慧,积极面对生活,修好每份属于我们自己的道。


20
6 月 2018
【庙观新闻】上海城隍庙积极开展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学习月活动

鼓声隆隆振奋人心,唢呐声声催动前行。6月20日上午在黄浦滨江园区内,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以一曲《龙腾虎跃》拉开了“黄浦区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学习月主题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由黄浦区民宗办主办,市、区民宗部门领导,民宗团体、场所班子成员,部分教职人员以及各部门、街道相关人士参加。上海城隍庙作为黄浦区内宗教场所以道乐团为主体全程参与。

道乐团在主题活动中演出

本庙教职人员参加主题活动

每年的六月为“上海市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学习月”,今年“宣传学习月”活动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此,上海城隍庙庙管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动员,以多种手段积极开展“宣传学习月”活动:利用展板、电子走字屏等户外宣传手段,与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宗教工作系列重大决策,宣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相关法律政策知识;由庙管会领导主持召开教职人员学习会,专题学习民族宗教法律法规,会上教职人员争相发言,畅谈学习感受,气氛热烈;安排教职人员参加市、区民宗部门组织的各项“宣传学习月”启动仪式、主题活动、巡讲等活动,起到了良好效果。

  电子走字屏播放宣传口号

《宗教事务条例》宣传展板

信众在展板前驻足了解法规内容

宣传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

“宣传学习月”专题学习会

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为主题,学习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助于在道教教职人员和信众之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亦有助于履行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法律责任。以法律为准绳,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是道教发展的坚实保障。上海城隍庙将以“宣传学习月”活动为契机,着力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提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为当代法治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8
5 月 2018
【正信阅读】别把“放下”当“放弃”

常有人有这样的疑问:修道图的是“放下”,那大家都放下事业和家庭,修行图自在,谁来建设国家呢?社会又怎么发展呢?

“放下、自在”是指“放下名利,轻装上阵,积极自在的做事”,而不是“看破家庭,放弃责任,自在的偷懒”。因此,放下是超越,而不是放弃。修道就是不断放下和持续超越的过程。放下,要学会满足,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快乐,要学会不难为别人和自己,对任何人都要好一点。

学会“放下”,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人们常常容易放下显见的一些东西,却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另一种执着。比如,不再追求名牌服饰,却对素衣步履格外迷恋;不再追星追偶像,却爱上了遍访名山,“寻找大师”;并且,在坚持这些新的“爱好”的同时,对依然追求名牌和偶像的人反感和敌视,认为他们还在“俗世”中漂浮,没有放下。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同样也没有真正的“放下”。这个时候,你应该再次超越。你需要放下的是对一切的执着,而不是一切。学会放下并不表示要打破现有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不代表放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谓“放下”,并不是放弃,也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要放下那些是非得失的牵绊,放下那些爱恨情仇的纠缠,放下那些烦恼困惑的纠结;懂得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才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