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7
7 月 2017
【道教知识】磬:沟通人神净心灵
何为“磬”?

       说到磬,很多朋友都知道是一种古代乐器。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 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
磬,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乐器“磬”

宫观中的“磬”

       道教宫观的“磬”,和“乐器磬”大不相同。道教的“磬”是“钵”形的,大致有“圆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数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槌)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现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

引磬

道教经典中对“磬”的作用有着详细的记载,《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云,“治舍左前台上,有悬钟磬,依时鸣之,非唯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神”。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称,“坛场将肃,钟磬交鸣。韵奏钧天,仿佛神游於帝所;高音梵唱,依稀境类於玄都”。道教行仪时击磬以通报神灵、消灾解厄。香客叩拜神灵值殿,道士击磬以示通报;在道场诵经时击磬以控制科仪程序。引磬的作用是行走诵念时敲击磬边其清脆之声用以引导、控制行仪的速度,故名引磬。

磬:沟通人神净心灵


14
7 月 2017
上海道教界举行祈福法会隆重庆祝中国道教协会成立60周年

天开黄道,地发祥烟。7月14日上午十时,上海道教界在上海城隍庙举行祈福法会,隆重庆祝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虔诚敬香,上启高真,贺中道协六十华诞,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道业兴隆。

吉宏忠道长领市道协各位副会长以及全市各宫观主要负责人参加祈福法会

吉宏忠道长虔诚敬香,上启高真  

中国道教协会成立于1957年。六十年来,中国道教协会团结带领全国道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以道为本,弘道利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法师洒净  恭贺华诞

近年来,在中国道教协会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上海道教界在教务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作为全国道教界的一分子,上海道教界积极参与中道协发起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在讲经弘道、公益慈善、对外交流等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上海道教界愿继续在中国道教协会的团结带领下,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道众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道教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道教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道众诵经祈福

如法如仪,依道演科

上海市道教协会各位副会长以及全市各宫观主要负责人参加祈福法会。城隍庙两班道众如法如仪,依道演科,善信现场观礼,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


14
7 月 2017
【道教养生】三伏天,热着过
何为“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三庚”就是夏至后的3个“庚”日,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今年的入伏日为7月12日。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烈日当空的“三伏天”

“三伏天”,热着过

       夏天本来就热,再热养生不就中暑了吗?在夏天,人们已经习惯无处不在的空调、冰箱、冷饮,但实际这些行为,均可损耗身体阳气,被寒凉所伤。道教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因此高温季节不用害怕出汗,三伏天要热着过。

★冬吃萝卜夏吃姜
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热水泡脚祛暑湿
夏季湿气正当令,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夏天泡脚,暑湿可祛”,说的就是这个理。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以40℃为好。
★热水洗澡更散热
在夏天,很多人喜欢用冷水洗头、洗澡,觉得凉快,但实际冷水最伤阳气。
★解暑还得喝热茶
不少人夏天喜欢喝冰饮,其实较解渴的是热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通常饮热茶后,人的皮肤便会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但饮冰冷饮品,则热量较难在短时间内挥发,仍困于体内,只是口腔短时间觉得冰凉而已,同时还容易损伤人体的脾胃功能。
★坚持运动加强热适应
《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意思是说,夏季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就是今天所说的排汗,而排汗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但需注意锻炼时间,可在早晚较为凉爽的时段内锻炼。

坚持运动加强热适应


13
7 月 2017
【仙真仙话】竹杖化龙腾空去 扬善立德福报来
遇仙拜师

     “竹杖化龙”典出葛洪仙师所撰之《神仙传》。
费长房是东汉时一名掌管集市的小官员。一天,市场上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名叫壶公。他白天在市场里为人治病卖药,由于药到病除,因此生意十分兴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晚上从不住客栈,而是携着他所带之药,化成一道青气,飞进他随身所带的壶中。费长房认为这壶公是个神仙,就恳求壶公收他为徒。壶公见费长房很有根基,且十分诚心,便答应了。

费长房深山修道学医

三关考验

       费长房怕自己突然失踪,引起家人惊恐,便请壶公施行法术,将自己的真身隐去,用一根青竹化了一个替身,并让替身死去,然后就跟着壶公前往修炼的深山中。费长房的家人不辨真假,以为费长房真的死了,痛哭流涕地为他举行葬礼,将他埋葬了。
来到修炼的山中,费长房先跟壶公在深山中采药,熟悉各种草药的药性,并学会了对症下药。过了些日子,壶公在开始传授费长房道术之前,按惯例要对他进行三次考验,以检验他的道心。
第一次,壶公把费长房置于猛虎群中,几只猛虎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噬,但费长房熟视无睹,毫不畏惧。
第二次,壶公把费长房关在一间石屋中,在他头顶上用朽绳吊放着一块巨石,让无数的蛇咬噬绳子。绳子即将断裂,但费长房十分镇定,毫不惊慌,经受住了考验。
第三次,壶公给费长房吃面,面中有三条长虫,既脏又臭。费长房见了十分恶心,吃不下。

前两次考验顺利通过,却在第三关考验中失败,壶公为费长房感到十分可惜。

猛虎考验道心

行医助民

       壶公对费长房说:“徒儿,你过不了第三关,看来成不了仙。但你既然已跟我拜师,就传给你一卷《传封符》,你据此学到的药学知识,已足能为人间治病消灾了。”费长房见成仙无望,只能向壶公辞别。壶公递过手中的一根青竹杖说:“你闭上眼睛,骑上青竹杖,这竹杖会化成一条飞龙,驮你回家。不过,你到家后,必须把青竹杖丢在汝南葛陂那个地方。”费长房答应了,接过青竹杖骑上去。他刚闭上眼,只觉得脚下生风,青龙杖腾空而起,如风飞去。不多一会,忽又觉得竹杖落地,睁眼一看,已到了家乡汝南。费长房遵壶公所嘱,把青竹杖丢到葛陂那个地方,只见那竹杖化作一条青龙,腾空飞去。
费长房回到家中,家人十分惊奇。费长房把自己的经历说了,并让家人挖开坟墓,开棺查看,里面果真是一根竹杖。家人这才惊喜交集,为费长房设宴洗尘接风。
从这以后,费长房就在家乡以行医为生,为家乡人除病消灾,扬善立德,一直活到一百多岁才离世而去。

后来,“竹杖化龙”这一典故,用来形容道家仙术,或用来形容成仙得道之人。

竹仗化青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