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7
4 月 2017
中国式“风雅”值得拥有

 琴
琴为圣贤、君子之器。古琴通仙韵,在当下的生活中,尚能抚琴一曲,乃是最为快乐之事,也是涵养精、神、性情的最佳途径。

   棋
下棋是为了消遣,但棋内蕴含的道理却是需要长久的参悟。所以瓜棚豆架之下,与世无争的村夫野老不免一枰相对,消此永昼;闹市茶寮之中,常有有闲人士下棋消遣。

 书
古语有云:“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古人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古人作画,一支笔,一张宣纸,纵横恣肆,写意流畅。画画在于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培养的是一种淡泊隽永的情感。

 茶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每个人在茶中都有自己的诉求与安顿,能否得道,全凭悟性。

古人重修身格物,陶冶情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既有入世的理想主义,也有出世的豁达心境。而琴、棋、书、画、茶,包括花,酒这些“风雅之物”,都是源自内心的一份宁静、淡泊,从忙碌中抽身,于纷繁杂念处,留一分闲适的空间,宋人苏东坡诗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若无闲心,雅何以附?


07
4 月 2017
黄帝问道广成子

黄帝问道广成子

“崆峒驾鹤游,鼎湖乘龙去。”这是悬挂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谱堂的一副书联。寥寥十字,却含容着黄帝问道广成子得道后乘龙上天的动人故事。

仙真广成子驾玄鹤来到崆峒山,只见林木葱茏,幽谷滴翠,泾河与胭脂河如两条素练环山而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便住下来养神化气,并将崆峒山加高,崆峒山加到多高呢?看看岩壁上镌刻的“俯瞰五岳”四个大字,就不必说了。

崆峒山风景

        山有仙则名。东方的轩辕黄帝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顾万里之遥,一路风尘仆仆前来拜师问道。黄帝生而能言,不但聪明睿智,而且谦恭好学,不耻下问。广成子也有意助他,把治国之道向黄帝训示。黄帝拜谢神恩,回国后勤劳焦思,忧国忧民,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在一批能人的帮助下,造宫室、舟船、弓箭,创天文、历法、书契等等。后来黄帝在阪泉战胜炎帝,在涿鹿擒杀蚩尤,统一了天下,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战蚩尤

        黄帝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他在一百二十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日,正当设宴欢庆之际,忽见空中霞光万道,一条黄龙垂须髯而下,元妃见状大惊,黄帝对她说:“不必惊慌,这是天帝派来迎我的。”于是离席骑在龙背上,元妃急忙扯住黄帝袍服,也跟着上去。传说当时宫中大臣随从黄帝乘龙升天的有七十多人。后来把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叫做“鼎湖”。

黄帝铸鼎于荆山,骑龙飞上太清家。

轩辕黄帝

 


07
4 月 2017
“龙抬头”在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蛰伏的昆虫开始出土,各种动物恢复了活力,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就要抬头升天,布云兴雨了,民谚有曰“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龙抬头节形成于何时呢?
据考证,早在唐代,农历二月初二就已经具有了令节的性质。这一天,人们相邀结伴,至野外踏青,谓之“迎富”;顺便再挖些野菜,带回家尝鲜儿,叫做“挑菜”。到宋代,二月二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令节,称为挑菜节、踏青节。将二月二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元末的文献资料中已有“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描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龙抬头节最初形成于黄河流域地区,而后逐渐向其它地区传播开来,以至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个节日,就连一些少数民族也过此节。通常,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以节期作为节日名称,直接称之为二月二。二月二这一天,传统民间也有不少禁忌,比如,“晨忌汲水”,怕触了“龙头”,惹龙王爷发怒;还有,妇女也不许动用针线,以防不小心扎伤“龙目”、刺穿“龙头”。

二月二“祭龙”

        二月二的节日里最为常见的民俗是“祭龙”和“剃头”。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二月二“剃头”的风俗更是广为人知,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人们相信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是日,多剃发”。

“二月二”理发

 


07
4 月 2017
古代“热门IP”里的道教思想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堪称当代流行小说和热门网络IP的祖师爷。

“三言二拍”众多的故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含有道教修行或劝善的理念。冯梦龙、凌濛初顺应时代潮流,在编选与创作小说时,精心择取了大量与道教有关并能够集中表现其思想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改编和创作文学作品的基础。三言二拍中涉及道教题材的故事就有50多篇,占全书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内容丰富,充满阅读趣味的同时又发人深省。

劝善思想是“三言二拍”创作的价值导向,强调对善的关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积德是长生成仙的基础。“三言”中《任孝子烈性为神》、《张孝基陈留遇舅》和《旌阳宫铁树镇妖》等就是对“欲修仙道,先修人道”思想的诠释。此外,如何节制个人欲望在三言二拍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中杜子春求道过程中因爱欲未除,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暂告仙缘。这既是对犯戒道士予以警示,又是对那些放纵情欲的世俗之人一种委婉的批判。三言二拍宗教题材的小说所蕴含的伦理思想还包括不杀不害、珍爱生命;戒偷盗、勿贪心;乐善好施;诚实守信、不妄语等等。此外,《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薛录事鱼服证仙》等故事对生活修道、心灵自由等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这些都是道教伦理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也是劝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言两拍”小说插图

        如此有营养的古代“热门IP”小说,你不想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