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7
4 月 2017
为何清明节有祭祖的习俗?

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习俗众多,更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今日为您介绍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追思祭祖。
清明节之所以有纪念祖先之传统,与另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重耳贫病交加,但在随臣介子推的鼎力相助下,重耳最终返国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后介子推去世时留书一封写道:“毕生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羞愧不已,便下令将介子推去世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所谓“寒食”,就是以春日进冷食的方式纪念介子推。同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习俗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也来源于寒食节,如扫墓。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从战国时期,直到唐朝年间,历经八百余年,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追思祭祖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到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继承了包括扫墓在内的寒食节的诸多习俗。
清明节的祭祀,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家族之间的亲情,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祭祀仪式主要为“扫墓”,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出于信仰的关系,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扫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随后再焚烧纸钱,供奉祭品等,整个仪式不仅是祭祀祖先所需,更包含着联系家族亲情的重要意义。

07
4 月 2017
“道教之友”学术沙龙举行第三次活动

3月25日上午,“道教之友”学术沙龙第三次活动于上海城隍庙知道堂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台湾著名道教学者、现任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社秘书长李显光先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蔡林波教授,与听众分享研究心得。
李显光先生的演讲以“有仙远来:从燕齐方士看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借由讨论海上神仙,说明中西文化在早期的相遇与相容。李先生认为,巫觋道、黄老道和方仙道是道教的三个源头,前两者产生于中国本土,而方仙道则具有许多来自中国境外的因素。他运用《史记》、《汉书》等多种资料,说明了齐国海上贸易的发达,丝织品是其大宗物资,至迟在公元前四世纪,已有中国丝绸输往欧洲。并且,齐国对各种文化都能兼容并蓄,当时已有一些来自印度和安息的人成为著名的方士。
接着,李先生主要以安期生为例,旁征《说郛》、《通雅》、《旧唐书》、《神仙传》等书的记载,指出“安期生”未必是一个特指的人,而是指“来自于安息的先生”,当时来华的胡人常常冠国名为姓。通过《史记》中所记载的安期生所食的巨枣,李先生推论安期生也是由海道而来,先落脚于交趾,然后再一路北上,在广东、浙江、山东等地都留下了传说,而这些地方均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或通道。最后,李先生提出,神仙方术之形成,如炼丹术,或许也有境外文化的影响。

蔡林波教授的演讲:“勘痕察迹:天师道二十四治实地考察报告”,则围绕着他正在进行的“早期道教遗址调查”项目,向听众介绍了经过实地考察的成都平原西南侧长秋山系六治、西侧的鹤鸣山治、西北山区七治中的五治和北面的云台山治等十三个治区。他们在那里发现了相关的文物材料,初步确立了各治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等。
例如,考察团队在平盖治的新津观音寺发现了明《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碑》;本竹治有古道直通平盖治;北平治北平山水池的南侧仍存有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摩崖造像,北侧的道教造像则被初唐的佛教造像叠压;主簿山治的山顶仍存三清观一座,由当地老百姓管理,殿内一角堆放着大量唐宋道教造像、建筑构件及道士墓葬碑石等,亟待整理研究;葛璝山治仍存“吊棺葬”形制的道士墓葬;漓沅治附近发现西魏道士造神道碑,刻有“漓沅圣境”等文字;后城治后城山发现道教遗存:“礼斗峰”;云台山治中存有大量道士墓葬,无一佛寺,云台观后约200米,存明代墓葬:“天师墓”一座,甬道墓顶上有“棲真之域”四字等等。
最后,蔡教授对治地的地理分布、结构及宗教机理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这些治地围绕成都平原呈环状分布,多处于界邻平原的山地区域,并不以高、偏、远取胜;分布相对集中,各治区之间多有古道相通;多处于古代水陆交通线路及要冲之地,或通商便利之区域;多为当时巴蜀少数民族(羌、氐、賨)居住区,也是平原汉族居民的避乱区域;山顶一般存有人为修葺的平地;治所山腰和山脚一般存有“崖墓”,或附近有大型崖墓区;大多靠近江河汇合或水面开阔处,为合气之域。


03
4 月 2017
清明节的道教元素

“清明”的含义符合道教教义

清明节,意指“天清气朗,万物明洁”,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表达慎终追远之情,同时合家踏春出游,又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因此清明节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气和民俗节日以外,其蕴含的“清明”思想与道教所提倡的“天人和谐”的境界也极为契合。《太平经》中有云:“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见污辱也”,“清明”表达了一种天地万物生全,和谐安宁的情景。而人若处于“清明”状态,则可“内自清明,不欲于俗”,脱俗则能接近“道”的状态,进而得道。因此,借助清明节的“天清气朗,万物明洁”,可助人修身养性,使人的身体、精神达到“清明”的状态。所以自古以来,道教各宫观都需在清明节时期为信众举行各种活动,一则满足信众追思祖先之信仰需求,二则传播道教的“清明”思想。

“清明”寓意“天清气朗,万物明洁”

清明节的道教活动

清明节,道教宫观都要举行法会活动,有的还具有悠久的历史。

历史上每逢清明时节,各处的城隍庙会举行以“祭厉”为主要内容的“城隍出巡”仪式,此项仪制始于明代,至洪武年间成为定制。清明日,上至国家,下至县乡里社,凡普天下之城隍庙,都须举行“城隍出巡会”,行“祭厉”仪式,而所谓“祭厉”,即祭祀、抚慰那些无后人祭祀的孤魂亡灵。

时至今日,道教各宫观在清明节前后会举行“清明普度黄箓法会”。法会打醮三天,参与之信众,一则超度先祖,以尽孝道;二则普施分野亡魂,功德无量。

城隍出巡“祭厉” (历史资料)

江浙一带,在清明节时,有吃青团、乌米饭的习俗,而这一习俗,还包含道教养生的文化内涵,据南北朝陶弘景真人所著《登真隐诀》中记载,“诸仙家、真人亦有此法(食青团、乌米饭),食之可延年益寿,身康体健”。

清明节中的道教元素,包含了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对列代先祖的无尽怀念,是对“仙道贵生”思想最直接的实践。


02
4 月 2017
专供天界仙真阅读的文字——青词

何为”青词”

青词,又称青辞、清词,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

唐李肇《翰林志》:

“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宋程大昌《演繁露》:

“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

这些文献的记载,都表明了青词的用途。青词的传承历史悠久,早期道教科仪的上章仪式,章文就是用青纸书写。明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三十五阐释青纸朱书说:
“青者,东方之色,始生之炁,纸所以用青也。以言者尚其词,词所以捈中心之所欲也。朱者,至阳之精。书以朱,以类而感格。”

由此看来,道教青词的青纸朱书,其颜色就蕴涵着宗教象征意义,也因此在科仪文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人青词作品(复制版)

青词书写的规制

书写青词须选用上等青纸,要求不能有玷污破损,一幅青词纸长一尺二寸,要使用小楷朱笔书写。道教认为青纸朱书,是表披肝沥血之意,因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行理论中为青色,而红色的血则表示斋者心诚。能否写得一手好青词,既是书写者文才的展示,也是道学修养的体现。
青词有严谨的书写格式,每首青词书字不能超过十七行,每行不拘字数,前空一掌,后空两掌。青词开始部分是“启圣”,启圣以后的正文不得超过十六句,应直述奏请事项。因青词是表达斋主之诚切,要求辞旨简而不华,实而不芜,不可堆砌华丽词藻,行文以质朴为上,这是青词与世俗骈文风格之不同处。

青词有严格的书写禁忌规定,书青词者当斋戒入静室,香案上敷净巾、朱笔、朱盏,口含妙香,闭气书写,一气呵成。不得中途搁笔与他人谈话,书词时须至诚严洁,纸不得飞落地上,衣袖等不得沾拂词文。书写完毕后盖三炁玉章,以黄纸三寸腰封,用引进状裹青词放入方函,方函两头盖太上印,以备斋醮坛场使用。引进状的纸依青词纸大小,用以裹封青词。

书写青词需要斋戒入静室

青词传播的意义

道教称青词为“四六金文”,多用骈文。骈文盛行于两晋南朝,隋唐时朝廷的表章诏诰即用骈体撰写。青词作为敬呈天神的文书,亦沿袭世俗表奏文体并予以神圣化。由于青词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行用,因此历代文士有关四六体的文论,几乎都要论及道教的青词。青词在形式上摹仿世俗文书,但内在的宗教旨趣与功能,与世俗文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作为在斋醮科仪中敬献天神的词文,其实是表达道教思想的一种工具,同时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历史上道教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青词也随道教文化传播进邻国。如韩国《东文选》收录了多篇青词,是隋唐以后道教传入高丽后使用的青词,说明青词在高丽社会及文坛产生一定影响。道教青词涉及宗教学、文学的诸多层面,是道教有力推动传统文学发展的又一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