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1
4 月 2017
传奇式的仙翁---葛玄和他的道教活动

汉末三国,道教活动遍布神州,大大小小的道派纷纷出现。其中葛玄及其身边的徒众,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教团。
葛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汉延熹七年(164年)出身贵族,不乐仕进,隐居修道。约十七岁起,便开始慕道访真,往来括苍山、南岳、罗浮、天台诸多名山。传说汉光和二年(179),在天台山得太极真人徐来勒传授,获古《灵宝经》。到了吴初,著名道士左慈入江东,葛玄又得他传《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以及白虎七变、炼气保形之术及治病劾鬼秘法等等。左慈初入江东时,正值孙策当权,杀了道士于吉,对道教采取高压政策。及孙策死,孙权即位后,政策有所松动。所以葛玄等著名道士受到礼遇。孙权召见过葛玄,想赐以荣位,但葛玄不愿接受,其后仍往来各处,炼丹修道,最后止于江西皂山。吴赤鸟七年(244)八月十五日羽化,年八十一。
传说葛玄精于胎息,酷暑潜入深潭能一日不出水面(《抱朴子内篇·释滞》)。又善用符,能隐形变化,且有分身术、白虎七变术等等。虽受金液丹经之传,但“未及合作,常服饵术”,“尤长于治病。鬼魅皆见形,或遣或杀”(《神仙传》)传称葛玄游会稽时,有庙神捎信给他。所以在他生前,,人们已尊称之为仙公。南朝道书中还给他定了仙职—太极左仙翁,一直沿用至今。
葛玄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葛玄的修道活动,前后六十余年,在各名山和京师(今南京)留有踪迹甚多,身边有数十弟子相随,《太极左仙公传》说有弟子五百人。所以,他实际上创立了一个有影响的教派。此外,他在灵宝道经传承系统中有着关键作用。葛玄从徐来勒处得到《灵宝经》。此经由葛玄传至于葛洪,再二传至洪从孙葛巢莆,东晋末时据旧灵宝经另造新灵宝经,即《度人经》等,灵宝派成为符箓派道教的大宗,而且其道风影响整个中国道教十分深远。


01
4 月 2017
黄巾大起义的策划者——张角及其太平道

东汉末,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因为起义将士都戴黄色头巾,世称黄巾军。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民起义。它的策划者叫张角,而他用作联络农民发动起义的纽带,就是道教。
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平乡)人。生年不祥,卒于东汉中平元年(184)。约在灵帝建宁间(168-171)开始其布道传教活动。他的道派叫太平道,以《太平经》为经典。据《后汉书.皇莆嵩传》等文献,称其“奉事黄老道”。东汉朝野多有信黄老道者,所以开始时有些统治者也相信他是以“善道教化”。其实,他的教派主要在民间活动,通过传道方式暗中联络民众,准备起义。
张角传道的方式,并不复杂,他手持九节杖为人符咒治病,治愈者收为徒众,又派弟子八人,广为传道。十余年间“天下襁负归之”,(《后汉书.杨赐传》)徒众达到数十万,“青、徐、幽、翼、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后汉书.皇莆嵩传》)于是,将他的宗教组织分为三十六方,将军事组织暗寓于道教组织之中。积极联络,准备起义。由于叛徒向官府告密,于是不得不仓猝提前起义。
张角的黄巾大起义在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终于失败了。张角之弟张梁、张宝战死。张角本人也被剖棺戮尸,传首京师。他们牺牲以后,各地农民起义仍此起彼伏。东汉皇朝的统治,也风雨飘摇,名存实亡了。


01
4 月 2017
万古丹中王——魏伯阳和他的《周易参同契》

从西汉到东汉,修仙者最重视的是炼成据说吃下后能使人长生不老的金丹。以金丹服食为主的道派,世称丹鼎派。魏伯阳是东汉末丹鼎派道教的代表人物。生卒年不详。据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说,魏伯阳做了部《周易参同契》,“密示青州徐从事”,后汉孝恒帝时(147~167年在位),“复授于同郡淳于叔通”。因此,魏伯阳的修持,估计始于顺帝年间(126~144)与张陵赴蜀“学道”时相近。
据葛洪《神仙传》,魏伯阳为会稽上虞人,“世袭簪裾”的望族子弟。但他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曾带三弟子入山炼。丹成时,先用之饲犬,犬死;魏伯阳自服也死。三弟子中有两个商量说:“所以作丹,欲求长生耳。而服之即死,当奈此何?”唯有一个姓虞的弟子坚信师父称:“服丹而死,得无有意邪?”遂服丹,入口又死。另外两个便不敢尝,,即下山置办棺。.谁知他们一走,魏伯阳复活了,再用金丹救醒虞姓弟子和犬,一起仙去。这个神话故事,反映出魏伯阳从事过炼丹活动。
魏伯阳在道教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写了一部《周易参同契》,用《周易》的原理,将炼丹(后世称外丹)、内炼(后世称内丹)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内外丹兼修的理论体系。所以在道教史上,炼外丹的尊崇他,修内丹的,更将他的《周易参同契》奉为“万古丹中王”,“丹经之祖”。《周易参同契》 自古迄今,有几十种注本,近现代且被介绍到海外,受到道教史.科学史研讨者的重视.同时,他用《周易》原理指导炼丹,在《易》学的应用上也是一大创造,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定位。

 


01
4 月 2017
正一开山——祖天师张道陵

        目前中国的道教,最大的有全真与正一两大派。论年代的悠久,还是要推正一派。正一派的开山祖师,是东汉时的张陵,因为他修道的缘故,人们习称他为张道陵。
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传说是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生于吴天目山,及长,通达五经,曾入太学,做过巴郡江州令。顺帝时在四川鹄鸣山(又称鹤鸣山)学道,并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用符水咒法为民众治病。据葛洪的《神仙传》,张陵曾得仙人青海小童”授以新出正一明(盟)威之道”。一说他曾感太上老君授以“微经”,让他奉行正一盟威之道.同时,张陵又曾得到《太平经》的一种传本《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由此可见,他的创教活动,也有《太平经》的影响。张陵的道派是以符咒为主要行法手段的,但他同时又得到《九鼎丹经》、《上清金液神丹经》三卷,后一部书的卷上尚留有张陵之《序》。据传,张陵与他的弟子王长、赵升“皆白日冲天而去”(《神仙传 张道陵》)也就是“服丹升天”(《汉天师世家》)成了仙的,张道陵的卒年,各书所记不一,《汉天师世家》说是在永寿二年(156年),而《蜀记》说在汉熹平(172~178)末。
张陵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之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世称五斗米道。张陵除造作符书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他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一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那一割据政权不得存在,但是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张陵,在道教中被尊为天师,由于是第一代,所以又称祖天师。五斗米道采用世袭嗣教制度,张陵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张盛时,迁居江西贵溪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民国初期,已传至六十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