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2
12 月 2020
【走进道教】穿越老上海,欣赏“沪城八景”中的道观景致

清代,上海有八处美景,号称“沪城八景”,据乾隆年间(1736-1795)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八景之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都为道观景致。就让我们穿越回老上海,欣赏这些景致吧!


凤楼远眺

“凤楼”即天后宫,位于侯家浜北(今人民路、新开河路)。南宋以后,上海经济日益发展,来上海的福建商船也日趋频繁,为保平安,他们在离上海老城厢不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祭祀惠灵夫人的“顺济庙”(俗称“丹凤楼”)。1553年上海为抗御倭寇而兴建城墙,其中位于城墙东北角的万军台正好建在顺济庙处,于是该庙被拆毁。倭寇平息后,上海士绅委托道士顾拱元再在万军台上重建天后宫道观,但仍叫丹凤楼。

当时民众登楼者凭栏纵目,“川原之缭绕,烟云之吐吞,日月之出没,举在眉睫;而冬之雪,秋之涛,尤为伟观”(清康熙《上海县志》)。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丹凤楼损毁。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时,万军台及丹凤楼均被拆除,“凤楼远眺”之景消失。

江皋霁雪

明万历年间,邑人在西北城墙(今大境路、人民路)箭台上建关帝庙道观。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翻建为三层楼阁式样,道光元年两江总督陶澍在此题“旷观”之匾额。另东有石坊,上有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道光十六年,后任两江总督陈銮为关帝庙题“大千胜境”,楼阁得名“大境阁”,由此盛名兴隆。市民冬日雪后拾级登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得名“江皋霁雪”。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时,大境阁及30余米城墙幸存,成为上海市区如今仅存的城墙遗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境阁现为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海天旭日

明清时期上海的海滨是一片丛生的芦苇,极目远眺,极远处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了一线,清晨东方欲晓,海天相连处露出微微曦光,渐白,呈红,然后旭日冉冉升起,这一自然景观决不亚于今日之“蓬莱日出”。李行南《申江竹枝词》中有一首是这样描绘的:“海日初上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原注说:“护塘观日,最为可观。”所说的“护塘”,原为江东海塘。后来护塘淹没,观景点就移到长江与黄浦江汇流处了。


黄浦秋涛

明代陆家嘴,每当秋季潮汐时,海潮倒灌入江,潮水汹涌,是有名的观潮胜地,民间有“陆家嘴上看潮头”之谚。古有“黄浦秋涛”之称,为沪城八景之一。有竹枝词云:“十八潮头最壮观,观潮第一浦江滩,银涛万叠如山涌,两岸花飞卷雪湍。”沧海桑田,黄浦江下游海滨沙涨地扩,陆地向东北延伸,海潮无法倒灌入江,此景渐失。


龙华晚钟

龙华寺位于龙华镇,相传系三国吴大帝孙权于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迄今,龙华全寺仍保持着宋代伽兰七堂制。在弥勒殿和天王殿两侧,东建钟楼,西建鼓楼。钟楼上悬挂高3米,对径1.3米的青龙铜钟,人称“龙华晚钟”,是“沪城八景”之一。它与古吴越地区杭州的“南屏晚钟”、苏州的“寒山寺夜钟”鼎足而三。

吴淞烟雨

吴淞口地区,海上云雾携带着蒙蒙雨丝飘入江滨,海、云、天空连成一片,朦胧中又见江面上风帆片片,时隐时现,可与北戴河秦皇岛外的景观媲美。然而旧时的吴淞江(苏州河),因自然环境变换,原来的烟雨朦胧荡然无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苏州河经重新整治,两岸重现柳枝婆娑,河面再次泛蓝,才让人能稍稍体会古人笔下“别有归舟烟雨里,迎潮无处泊吴淞”的意境。


石梁夜月

“石梁”指东门外方浜(今东门路)上的石桥。明弘治进士陆深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银400两、米千石所建。该桥为拱桥,有3个环洞,24级石阶,栏上刻祥云图案,称“万云桥”。因陆深曾任职国子监,又称“学士桥”。每当中秋夜,皓月当空,水、桥、月相映成趣,尤以“月影穿环”景色最为别致。清末填方浜时,石桥拆除,“石梁夜月”之景不存。

野渡蒹葭
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野渡蒹葭”本是描述上海浦南一带莲径苇塘、芦苇摇荡,遍地蒹葭、溪舍渔庄的景象。在那长满蒹葭的水边是一处野渡,驾一叶扁舟,尽享大自然风光。这种宛如图画,充满诗意的农家生活,在以往的上海郊县俯拾皆是,所谓“金风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渔庄”,可在乡镇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乡村中,已很难再觅到这样的天然野趣了。


21
12 月 2020
【走进道教】冬至的来历几乎与道家历史一样长

今日为“冬至”节气。

按照中华传统历法,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这么算下来,这一年里头就有了十二气跟十二节,合一起叫做二十四节气。

通常来说,冬至一般都在阳历12月21日到23日这几天。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诸子百家时代,咱们先人们就拿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所以说,冬至这个节日和道家学说同样古老。

而在冬至众多别名之中,还有一个“一阳生”的称谓,源自于道教。

道教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阳气初动的关键节气,而在道家三玄《周易》学说中,有一种十二辟卦的说法,“辟”有主宰、掌管的意思。

十二辟卦,即用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每一卦为一月之主,这十二卦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其中,冬至这一个月(子月)是地雷复卦。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故称“冬至一阳生”。

同时,冬至这一天也是元始天尊的圣诞日,元始天尊先天地而生,是道之本源的化身,《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冬至乃全年一阳之始,元始天尊也可以称为众仙之宗,诸天之本始,所以将元始天尊圣诞日与一阳初生的冬至日相互结合,是因为这两者之间,都含有万物根本、诸事之源的深意。

这一天,各大道观会举行盛大法会,道长诵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以示大道宣化,一元复始,混沌初开。

冬至节气确定后,按史书记载,古人认为从这天起,天地阳气渐强,下一个四季循环开始,寓意大吉,可喜可贺。于是,先民们是把冬至作为节日对待,除了祭天祭祖外还要走亲访友,拜访长辈,到了汉武帝那年,每逢冬至,更有“贺冬”这一说。

从唐宋开始,冬至中祭祀神灵和祖先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主流。这一天,帝王将相要举办祭天大典,普通百姓也要祭拜祖先。时至今日,各大道观除庆贺元始天尊诞辰外,也会在“冬至”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寄托信众之追思。

明清时期,每逢冬至,百官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相互也要投词祝贺,就像过年一样,所谓“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之”,所以流传下来一句“冬至大如年”(《清嘉录》)的老话。

民国以来,冬至的节日内涵逐渐消失,一方面是政府不再举行祭天祀祖的节典,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文化兴盛造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缺位。

如今,到了冬至,北方人习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水饺,南方人则习惯全家人吃碗汤团等,不得不说,在今天,冬至这个节日的影响力要远远逊色于历史的过往。

一口汤圆一口饺子,南北和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任重道远,但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一个个民族节日开始,复归其本来意义。

再次恭贺玉清元始天尊圣诞。

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20
12 月 2020
【正信阅读】人生关键的三个动作:沉气、弯腰、抬头

沉气

人生旅途,难免有低谷或高峰,有失意或得意。
在不同的境遇中,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都是沉不住气的表现。
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
人生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只有自己从容驾驭,直面前方的惊涛骇浪,处变不惊,才能乘风破浪,无往而不胜。

弯腰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翠竹因弯腰而坚忍不拔,稻穗因弯腰而丰稔厚重。
古人韩信胯下弯腰,成就了大汉四百年基业;
司马迁选择弯腰,书写出流传青史的绝唱。
弯的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
可见,弯的下腰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内心的自信。

抬头

抬得起头,是说人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少年壮志不言愁,是青春的自信;纵死犹闻侠骨香,是壮士的自信,然而,抬得起头,不是盛气凌人,也不是傲视一切,而是谦逊待人,平等处事;
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正视自我,见贤思齐;
不是因己之拙,忌人之能,而是自知之明,后发赶超。


19
12 月 2020
【走进道教】太极拳和送王船,道教文化范畴内的两个项目近日申遗成功

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提起太极拳和送王船这两个项目,前者小伙伴们并不陌生,都知道和道教息息相关,道教神仙祖师张三丰更是被众多太极流派尊为太极拳创始人。

如今,经过世代传承,太极拳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习练者在练拳之余进而了解其中蕴含的道家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自身运行规律的感悟和认知;而太极拳诸如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等等基本要求,更折射出中华文化里尊师重道、不骄不躁等价值观念,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习练者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心性品德。

千百年来,太极拳于强身健体方面的功效,得到万千肯定。这次成功入选世界非遗,必将对其未来的弘扬和发展平添几分助力。

当然,近些年,太极拳在实战方面受到诸多质疑,想想何必呢,法治社会,有困难找警察叔叔啊,天天总想着实战干嘛?

年轻人要讲武德!

简单聊完太极拳,咱们再说一说送王船这个同样和道教文化息息相关的成功入遗项目。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并传播至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福民俗活动,是历史上闽南人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通过一系列祭祀仪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而送王船的起源据说有两种,均与道教文化相关。

第一种起源这样描述:当地民俗中认为每隔三、四年便会有一位“代天巡狩”的王爷降临,这位王爷不是别人,正是“天公”即道教神明玉皇大帝巡查人间的特使,王爷巡查至此便铲奸除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在巡查结束后,民众便掷筊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一艘王船,将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米、油、盐以至各项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送王爷返回天庭。

第二种说法,则和瘟疫相关。

即王爷为瘟神的别称,例如在泉州,人们早些年一直使用木船送王爷(瘟神),据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载:“五月……至期以纸为大舟,送五方瘟神,凡百物皆备,阵鼓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漂于海。”。

今天,送王船的起源已经逐渐模糊,但其中所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千年不变。

最后,太极拳和送王船同时成为世界级非遗项目,无疑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旅中的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