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6
9 月 2019
【走进道教】离你最近的神,你猜在哪?

日常生活中,六神不安、六神无主这两个成语您一定知晓,还有夏天我们常见的六神花露水,即使您没用过也肯定会看到身边有人在用。

那么问题来了,“六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说六神磊磊的那位,请自己去看金庸。

“六神不安”一词源自宋代张君房所著道经《云笈七签》,其中这样描述“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在道教信仰中,“六神”素有内六神和外六神之说,内六神是人身中的神灵主宰,外六神即护卫家宅的六位神明。

内六神是人体内各部位都有神居住,分别是“心、肺、肝、肾、脾、胆”之神,对于这些神的名讳与形状,道经中有都有明确的记载,“心神名丹元,字守灵,形长九寸。肺神名皓华,字虚成,形长八寸。肝神名龙烟,字舍明,形长七寸。肾神名玄冥,字育婴,形长三寸六分。脾神名常在,字魂庭,形长七寸三分。胆神名龙曜,字威明,形长三寸六分。”

内六神对应身体六个重要脏器,在道教信仰中,六神皆安便身体健康,如果六神不安就会生病。

在道教丹道修炼中,常通过存想,以意念引导气按照一定的路径运行,使身体各部的神安居其处所,以达到身体健康也就是命功修炼的目的。同时,在道教一些法事中,也都有相应的咒语与存想呼唤身中诸神使之传言达信或护卫真身。

说完内六神,再看外六神。

提起外六神,则需要先从先秦时期的“五祀”说起,《礼记》载“祭五祀”,东汉郑玄注释为“门、井、户、灶、中溜”五种。两相参照,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也有类似记载:“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

此五祀,为后代门神、户尉、井神、灶神、土神的滥觞所出,再加上厕神,合起来就是道教中的家宅六神,也就是外六神。

作为家居保护神,外六神虽然神职不高,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东汉郑玄注《礼记·祭法》时,认为他们“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而是“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具体主管是:“司命主督察三命,中雷主堂室居处,门、户主出入,行主道路行作,厉主杀罚,灶主饮食之事。”而每年将他们祭祀一遍,正好完成了一年四季的轮换。

最后,无论是身中六神还是家宅六神,我们都应持恭敬心礼敬,儒家讲君子慎独,这些道教神明实际上也是在无时无刻提醒我们:无论是独处还是群居,都应该收敛身心,不可肆意妄为。

对了,忘解释花露水为什么也以六神为名了,小编猜想肯定是涂上花露水,没蚊子来扰,便六神有主,全家皆安的意思!


03
9 月 2019
【特别报道】有句话叫“乱世道士下山”,其实并不是毫无缘由

一直以来,有句老话叫“乱世道士下山”,这里说的道士范围较广,不仅仅专指我们正经八百的道士,也指秉持道家风骨,暗合道教济世渡人理念的一些道家人物。

自古以来,每个时代均在道家学派涵养下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覆盖了军事、政治、经济等等领域,所以自然在乱世中更能体现道家所学,也成就了道士下山安邦定国的众多传说故事。

这样的道家人物指不胜屈,今天小编就不多讲,只说说一批真正的道士乱世下山的义举。

话说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百姓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北方后金(即满清政权,因方便阅读以下称清)大举南侵,大明王朝就像一艘行驶在狂风暴雨中的破船,摇摇欲坠。

是时,因为道教深受明代统治者青睐,所以各地道众数量较多,在湖南益阳浮邱山一带便有全真道士1000多人、正一道士5000多人。

说起这浮邱山,可是湖南道教圣地,在历史上被誉为“楚南名胜”、“湘中第一道场”,和湖北武当山一样均主供道教祖师玄天上帝(也称真武大帝),山中道观林立,负责管理全山乃至益阳地区道众的道纪司便在山中。

所谓道纪司,是明清时代地方政府管理和协调所属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主管被称为都纪,从九品,无俸禄,主要负责掌管本府道众,并进行道士资格审查、颁发度牒等工作,担任都纪者,一般都是当地道众选举出的道教领袖。

时任岳阳道纪司都纪姓李名纯阳,在此国家危难之际,他带领数千名道士拒绝清政府抛来的橄榄枝,抛开全真正一门户之见,在这六千多道士中,选取了三千精通武艺者,仗剑下山,配合明朝湖广总督何腾蛟领导的官军和李定国领导的农民起义部队大西军在洞庭湖一带抗击清军。

这便是湖南民间广为流传的“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故事,在史书上又被称为“洞庭举事”。

可乱世下山,哪有那么容易?

要么成就一番事业,功成身退,像刘伯温张子房…要么便是以死殉国,青冢不知何处,像浮邱山三千余道士。

这些下山的道士们,虽然各个武艺高强,但行军打仗却是弱项,以三尺青峰迎战清军的弓箭长矛甚至是火铳和红衣大炮,最终只能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铿锵悲歌。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时光轮转,日月成梭,浮邱山这段道士下山的往事已经逐渐埋没在历史的浩瀚中,可道家风骨、道教文化信仰却一直印刻在每个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每逢乱世,总会有那么一批道士下山。

可能他们平时毫不起眼,但满腔热血捍卫中华正气,一副铁肩担起世间道义,谁又不是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卫道之人?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向历史致敬,向在国家存亡之际勇于“下山”的华夏前辈们致敬。


28
8 月 2019
【古今奇谈】台湾竟然供奉日本侵略者?这些庙宇,能惊掉你下巴

提到台湾的民间信仰,就不得不先说说闽南。

明代福建地方志《八闽通志》中这样描述: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

可见,宗教与民间信仰繁杂、喜欢建庙,自古以来一直就是福建民系的生活特征。如果有机会深入闽南、台湾、潮汕、马来西亚这些福建民系聚居地区走访,你就能发现各种千奇百怪的神祇以及供奉祂们的庙宇。

而台湾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大多源自闽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更是青出于蓝,可谓五花八门种类齐全,有些庙宇和主供的神祇,真真会惊掉人的下巴,例如台湾竟有多处庙宇供奉日本侵略者。

在台南安南区,就有这样一座庙,被称为飞虎将军庙,里边供的是一个日本军人,叫杉浦茂峰。

一个侵略者居然有了供奉自己的庙宇?你下巴掉没掉?但在详细了解后,也算情有可原。

原来,1944年太平洋战争时,杉浦茂峰驾驶的飞机被美军击中,为了不坠机在村子里,伤及无辜,他没有跳伞而把飞机开到空旷地带,最后机毁人亡。

二战结束后,很多人声称看到有白色影子在空中飘来飘去,于是当地人就去请示了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降下法旨,说那是日本人杉浦茂峰,因为尸首不存,无家可归,就这样,当地人为了感谢杉浦,建起飞虎将军庙,把他供起来,让他有地儿住,别到处吓人。

时至今日,这个飞虎将军庙已经成为两地民间交往热络的见证,每年都有不少日本人漂洋过海来祭拜。

除了日军飞行员外,还有个日本警察也在台湾有了自己的庙宇,但这位确实值得敬奉,是位铁血真汉子。

明治时期,日本殖民台湾,一个叫森川清治郎的警察,因为不满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征收众多苛捐杂税,就帮助乡民们各种上访告状,陈情未果后警察同志觉得无颜见台湾父老,竟然饮弹自尽,确实称得上是一位义士,也因此被台湾人奉为神明,供奉在嘉义县东石富安宫,尊称「义爱公」、「日本王爷」。

不过,虽然上述两位日本同学颇有义举,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同样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友善而忘记日本殖民台湾的历史。

日本侵略者都能被供奉,那我们国人是不是也要加油了?

放心,在台湾,修庙成神这条路是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分国籍、性别、年龄的,人人平等,都有机会。

这不,在台湾云林县,有位方仙姑就一不小心成了名。

方仙姑何许人呢?她就是1969年在大津瀑布景区游玩时失足跌入瀑布的女学生方纯灵,由于她跌入瀑布时刚好是一个打坐的姿势,因此当地人就把她神化,称为方仙姑,还为她修筑了名为慈津宝宮的阴庙,被俗称为方仙姑庙。

日本侵略者至少还要做点什么才能被祭拜,但咱们中国人只要保持个打坐姿势就可以了!

这样看来,台湾老百姓们的“封神”之路还是充分照顾到了国人的情绪。


27
8 月 2019
【走进道教】当代修行一定要苦修吗?

提到修行,一些朋友马上想到的便是历代道教祖师们常年居住在深山中,体型消瘦,骨骼清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终日打坐吐纳,只待有朝一日,得以功成合道,白日飞升去。

但这些朋友在深入了解道教等倡导修行的东方宗教后,会发现,现在的宗教教职人员们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既不睡在山洞中,也没穿带补丁的衣服,更没吃着乞食而来的百家饭。

那他们还在修行吗?

答案是一定的,因为修行能让自己升华,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清静,同时又能让自己增长见识和学问,所以道教不仅自身修行,也强调利己利人,号召所有道教信众都参与到修行中,并通过修行,战胜烦恼习气,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把握当下,积极生活,得到生命质量的提升

但修行并不等于苦修。

苦修是什么?是古代生产力发展滞后情况下,历代祖师在物质资源极为匮乏时为了磨炼身心、直至大道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式,大多为受客观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之举。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主观上承受苦修者,如北七真马钰祖师出身豪门,为磨砺身心而散尽家财。

但回到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当我们有条件吃饱穿暖去修行时,还大力提倡苦修、为了苦修而去苦修、通过所谓苦修来标榜自己修行境界、甚至凭借苦修作秀来牟取金钱利益等等行为,都失去了祖师当年修行的真意。

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的,例如从上海到茅山去参访,古时人们舟车劳顿,需要若干天,今人则只需要一张高铁票,数十分钟便到,难道我们要学习古人没有高铁时的出行方式?靠两条腿走过去?还美其名曰苦修?

又如物资丰富的当下,我们偏要吃不饱穿不暖而标榜苦修,还长期坚持以表明信仰和毅力,最后违反道法自然,营养不良,身体吃不消,直接ICU?

苦修并不是仅仅让身体吃苦,而是在身体承受重压下能否对于自己身心修持有所帮助。

有提高才是修,没提高就只剩下苦!

如果不能把苦修所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修行的动力和成果,那吃再多苦忍再多饿也是无益之事。

小编若干年前曾经去过国内某个以苦修闻名的宗教场所,其居士每日睡眠仅有四个小时,还要从事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长期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等直接导致居士们目光涣散,脸显菜色,仿佛行尸走肉。居士流动也很频繁,走的人还被冠以信仰不坚定等等托词。

难道说这就是苦修?

真正的苦修,该苦的应该是心灵,摒弃奢靡欲望,清苦内心,而不是单单让身体受累,吃不饱睡不够吃着劣质饭菜做着重体力活…

苦难从来不会给人带来直接进步,也不必感谢苦难,只有当你走过苦难且从中有所收获时,苦难才堪称助力,才能使你获得新生。

所以,小编个人对身处当代还大力提倡苦修不抱肯定态度。

当然,这里说的不倡导苦修,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不提倡苦修不等于要铺张浪费,不等于要奢华无度,而是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后刚刚好的自然状态。

借用宋玉的词便是: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