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8 月 2019
农历七月,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有个说起来挺吓人的名称——鬼月。
传说中,从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关都会大开,有些常被亲人祭祀的鬼会暗暗福荫子孙后人,有些没有亲人祭祀的所谓孤魂野鬼则凄凉奔走无所适从,更有一些冤死的鬼满身戾气无处发泄,可能会报复社会,做一些对人类不利的事。
所以在七月,常有各种民间禁忌,特别是在中元节,也就是七月十五那天,又称七月半、鬼节。和“鬼月”一样,中元节的这些民间俗称听起来同样让人毛骨悚然。
实际上,中元节并不可怕,它发源于道教,源自于道教三官崇拜。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并称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
据《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职掌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并称”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三官大帝的诞辰分别为三元日,也就是上元、中元和下元,一一对应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这一天。
其中上元节已经逐渐演化为今天普天同庆、寓意团圆的元宵佳节;中元节却因为地官赦罪,阴阳两利的原因,而在民间有了诸如鬼节,七月半等等的称呼;下元节如今也随着传统文化复兴而被更多国人了解和重视。
因为被冠以“鬼节”的名称,中元节既平添神秘色彩也使不少人多了几分恐惧心理,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今天对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内涵了解的缺失所导致。
唐代诗人李郢曾作诗描述中元夜:“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可见唐代的中元节是全民参与、很热闹的节日,远不是今天神秘清冷,甚至让人心生恐惧的“鬼节”。
实际上,被逐渐边缘化了的中元节,通过祭奠祖先亡人等形式,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其中有博爱普度、有仁孝祭祀、有思念感恩、有善念善行…
这样的节日里,又何必因“鬼节”两字而心生恐惧?
至于“鬼”,在港台新加坡等地,常用“好兄弟”来称呼,也有一定道理。
仔细想来,这些好兄弟,也曾经与我们一样,在阳间度过他们的一生,只是比我们早一些日子离开阳间,移民到另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国度。
而这个国度,也是我们以后要去的地方。
所以,无需害怕这些来自阴间的好兄弟,他们原本与你我一样,有同样的灵性。
如果我们相信灵魂不灭,灭掉的仅仅是肉体,那么他们只是失去肉体的灵魂,在精神上是可以与我们彼此沟通彼此理解的。
中元节,真没有那么可怕,更何况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