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2 月 2021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至此,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开辟文景之治的汉代帝王终于“死得其所”,不再是让后人连坟冢都不知何处的一代君主。
说起汉文帝,可能很多小伙伴只知道文景之治,只知道汉文帝是被后世推崇的爱民好皇帝,殊不知,他和道家关系紧密,可以说,汉文帝一生都是在道家思想浸润下成长,而他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工作业绩也来源于道家无为而治。
世人都道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像南朝刘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顺帝刘准在被逼禅位时,就说出过这样一句话: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本文主人公汉文帝刘恒的前半生,也是帝王家里那个朝不保夕的卢瑟儿,时逢汉高祖刘邦驾崩,政权落入吕后手中,她大开杀戒,将刘邦的儿子们几乎赶尽杀绝,只有刘恒等二三人幸免于难。
不是吕后大发慈悲,而是刘恒及其母亲薄氏“无欲无求”的姿态保全了身家性命。
吕后死后,刘邦众多旧臣们重新拥护刘家天下,可环顾四周,被吕后数番折腾后,刘邦子孙已经屈指可数,没剩下几个,于是这位远在边疆、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刘恒便被请到长安,一步登天成了汉文帝。
正应了《道德真经》里那句老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祖老子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汉文帝刘恒当上皇帝后,亲力亲为成了道祖这三宝的行为典范,律己严格,躬行节俭,增益利民。
《史记·孝文本纪》中对此这样记载:“孝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
可见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宫廷内在娱乐服饰等等方面都是多年不置换,以节约开支,汉文帝自己常穿粗布所制服装,就连自己喜欢的夫人也不能衣着过于华丽,而且根据这段记载,汉文帝陵墓“不治坟”,也就是没有隆起的坟丘,或许正是今日才确定霸陵所在的原因之一。
除了自律外,在治理国家方面,汉文帝秉持道家无为之精髓,核心就是最大限度的不扰民,所谓牧民之道,务在安之,同时也强烈反对法律过于严苛,对民众生活产生干扰。
司法上,先后废除连坐法、废除肉刑等。
制度上,加强人口流动,废除过关用“传”制度,即出入各个关卡需要出示证件的法令。
农业上,将农业税降低到了三十税一,这是当时国家能够承受的最低极限,徭役方面也是丁男三年而一事,这在历代王朝绝无仅有的。
商业上,鼓励市场化,弛山泽之禁,所有的矿产、盐业、渔业等不再由朝廷垄断,全部交由私人经营,使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军事上,竭力避免与周边国家产生冲突,不轻易开战。
所有这些举措,均体现了道家“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其目的正是体谅百姓,与民同乐同忧。
总之,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凭借道家无为而治的工作小秘诀开启文景之治盛世,为汉朝四百年政权打下深厚根基,也给中华历史上众多帝王树立了一个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