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7
7 月 2020
【走进道教】全是知识点,道教修行四大要素

提起道士和道教,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里就会涌现出仙风道骨、白发长须的老道长模样。

诚然,道教推崇长生久视、性命双修,能够身轻体健,鹤发童颜自然也是精于道教修炼后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修炼是每个道士的必备功课之一,其中,“财、法、地、侣”不可不提,这讲的是修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按咱们中国人的习惯,凡事总喜欢分个先后,但这四点对于道教修炼而言,却同等重要,无主次之分。

所谓“财”,就是在修炼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条件,通俗地讲,人生一张嘴,吃饭就属头等大事,而修炼中的众生就算能辟谷肯断食,可也总有个时间限制。

小道士我曾经有幸接触过一位在终南山隐修快十年的道友,“终南山上几千隐士,不少人修炼多年,最大的难题却是吃饭”,谈到修炼,他这样说。

这就是“财”的作用,不可谓不关键。

而且,当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后就不必把过多心思和精力花在此处,而能够相应地集中精力修炼,更不提道教修炼中讲究服食,须知如黄精等最基础的食材,九蒸九晒后也价格不菲…

所以古人常讲:“无财不足以养道”,这个道字就是指道教修炼。

其二,“法”就是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

在道教修炼中,法门万千,但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十分重要。

这其中,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自己时刻精进,只有几个方面相互提携才能循规蹈矩,否则,不得法的修炼,就是盲修瞎练。

也如清代龙门派王常月祖师所言:“着相参玄参不去,有心打坐坐成魔”。

其三,“地”即为适合修炼的场所。

从古至今,很多道教先辈为找到适合修炼的场所而不辞辛苦,远离俗世,在深山密林中静修,今天的洞天福地多为当年教门先辈苦修之处。

最后的“侣”指的不是俗世中所谓伴侣,而是指志同道合的道侣、道伴。

正如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记: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也。道教修炼也同样如此,数个同道中人在一起相互激励、探究、照顾,也更有利于彼此修炼的进步。

实际上,与专心修炼、逍遥于山水之间的道门前辈们相比,今天的我们依然要注重“财、法、地、侣”,滚滚红尘中,时时都是磨难,处处都是道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谁又能逃离其间呢?

唯有,“以清静心而宏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


24
7 月 2020
【古今奇谈】你可能不知道,万科修过一座道观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多年来,对提振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功劳背后也因为房价高企,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嬉笑怒骂的一个槽点。

万科,是国内房地产行业中龙头企业之一,今儿,小道士我不聊房价的是是非非,只想说说万科曾经修过一座道观的这个事情。

是的,你没听错,万科确实修过一座道观。

在山西省芮城县有座龙泉村,和我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小村落一样,这里有黄土地,有老房子,有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村子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别说你我远在千里之外,就算家住隔壁县城的朋友们可能都没听说过龙泉村的大名。

这样淳朴的小山村,同样有着自己的信仰归宿——一座道观,当地人称五龙庙,虽然,早已没有道士值守。

提起龙,和道教渊源颇深。

《易经》乾卦便有描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四大圣兽即四象中也有青龙;如今道观山门前,也通常左边为青龙孟章神君,右边为白虎监兵神君;更别提正一祖庭天师府便坐落在龙虎山上。

而五龙,传说中玄天上帝真武祖师便经五龙捧圣才得道登真。

龙泉村这座五龙庙,同样不可小觑。

它现存的大殿为唐太和五年(公元831年)遗构,是国内仅存的四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道教木建筑。

2001年,貌不惊人的五龙庙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这样尊贵的身份显然也没有改变五龙庙的命运,这里依旧简陋破败,毫不起眼,有些对不起过往辉煌。

面对窘状,尽管多方呼吁要保护性改建五龙庙,但一时之间,仍没有一个稳妥完善的方案出台。

谁不想,此时,房企大佬万科跳了出来。

很多人都想不通,在这样一个小山村翻修这座道观,经济效益几乎为零,品牌推广上也不会引发特别大的轰动效应,万科到底为什么?

小道士我也说不清,就像这世间事,又岂能件件说的清?

2015年左右,万科开始接手改造翻修这座道观。

彼时,万科已经建造过成千上万座高楼,但改造翻修道观这事儿,着实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对于五龙庙的改造,需要兼顾保护和传承两个元素。而最难之处,恐怕就在于这两个元素如何结合。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万科团队对古建方面的攻关和摸索,到2016年5月,五龙庙保护性翻修工程竣工,使得传统建筑背后的意义与精神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实现了新的传承与可持续。

如今,五龙庙又重新成为附近村民们活动的中心,承载着村民的欢声笑语。

虽然,这里仍没有道士值守。

修复后的五龙庙成为村民活动中心

可想来,这座历经千年的道观应该早已不在乎这些。

它在乎的,只是这方水土之上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生生不息。


23
7 月 2020
【走进道教】上海城隍庙殿堂里的拜垫怎么不见了?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信众游客如果想来上海城隍庙礼神烧香,需要提前预约,并在正门前经过重重“关卡”——提供绿色健康码、出示预约码、现场测量体温、洗手液消毒、口罩佩戴整齐等等,才能顺利入庙。

麻烦确实有一些,但为了疫情防控,为了彼此健康,还请信众游客们谅解。

小道士我有个朋友,庙观恢复开放后首次来庙,他告诉我:在接过庙门口志愿者递来的三支环保香后,他顿时有种“过五关斩六将”和“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赶脚。

诚然,城隍庙自1月24日起暂停开放,到7月10日恢复限流开放,历经近半年,很多信众都通过电话、公众号留言等方式询问何时开放。

好在此时,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心心念的城隍庙恢复限流开放后,很多信众发现庙内还是发生了一些小变化,例如,往常我们拜神时候的拜垫怎么不见了?

原来摆放拜垫的位置空了下来

拜垫,顾名思义,即我们跪拜神明时使用的垫子,在敬神礼拜过程中,有防止膝盖受伤等用处,是道教、佛教等宗教常用物品之一。

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大家叩拜神明,难免会和拜垫“亲密接触”,因此,带来方便、舒适的同时,拜垫也变成了潜在危险源,所以,如今来城隍庙礼神烧香,我们会发现拜垫不见了…

面对不能给神明磕头问礼的现状,小伙伴们脑洞频开。

这几天,小道士我发现有老香客自带拜垫,卫生方便,又可以按往常的拜神礼节行礼;还有小伙伴选择硬刚,直接水泥地上三拜九叩,看的小道士我心疼三分钟;更多的小伙伴无师自通地选择了躬身礼,也就是作揖。

和拱手礼相同,作揖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礼节之一,相对于拱手礼来讲,作揖是一种更显隆重的礼节,通常为士族相见问候或表达感激等时候使用,为了便于理解,小伙伴们可以把作揖视作加强版的拱手礼。

如今,随着握手礼等西方礼节兴起,作揖礼并不常见,但在道教礼仪规范中很好地延续下来。

行道教作揖礼时,首先要澄心存神,敬对神明,全身放松,两目平视,双臂自然下垂,中指与裤缝对齐,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然后两手结子午诀,或者简单地以左手抱住右手,双手举至眉际,身子磬折,表示向神明或者长者敬礼。

但作揖时候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略显不雅。

当下,如前所述,庙观不设置拜垫时,小道士我建议大家不妨多行道教作揖礼,省却了自带拜垫的麻烦和硬刚水泥地的痛苦。

需知,礼节虽然可以增进信仰的坚持,但若只是身体跪下去了,与生俱来的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等等贪欲还高昂着头颅,那跪不跪还有何益?

只有常怀恭敬心、感恩心和忏悔心去礼神,进而知行合一到生活里,秉持道心为人处世,遵照经典待人接物,才得神明加持护佑。

福生无量天尊。


20
7 月 2020
【国学讲堂】古人的家居布置智慧:进门三见三不见

现代家居极为讲究合理的布置环境,如何摆放、整理、收纳,营造出一个整洁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会的技能。

像明星井柏然,就因为工业风家装,上过数次热搜。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古人也很讲究家居布置,认为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能够提升居住的舒适度,更有深层次的意义:合理的家居布置,能够给全家带来好的运势,反之则不然。

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同理,家居环境之中,一进门的第一感觉也很重要,古人总结了“三见”和“三不见”原则。

家居环境有很多讲究
进门三见

第一见,进门见喜庆

一进门如能见到吉祥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则会给人喜庆和振奋,有利于愉悦心情。在布置家居环境时,一进门能看到的玄关、客厅等位置,应用心布置,选用喜庆、吉祥或清新素雅的装饰提升品位,这关系到整体家居的风格定位,对一个居室的纳气聚气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见,进门见绿色。
一进门如能见到绿色植物,会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清新和生机,生趣盎然,又有养眼护目之功效,对净化室内空气也有很大作用。进门见绿心情好,会使全家人都有好运。

第三见,进门见字画。
如果进门就能见到一幅好的书法或图画,会体现出居住者的文化涵养,吉祥寓意的山水画最佳。不要选择太个性的画,画的内容有时候是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注意不要是凶事或者不好的情景。

第一不见,是进门正对镜子。
古人认为,镜子正对大门为不祥之兆,特别是一些女性的穿衣镜,不要正对着大门,会对运势不利。

第二不见,是进门不要正对有尖角类的物品。
尖角类物品好象是一把利剑,正对着每一个进门的人,造成心情压抑和恐慌,对家中人的健康财运和事业都不好。

第三不见,是进门见洗手间、灶台或者一些堆积物。
一进大门就见到厕所,则犹如秽气迎人,整个家宅都给人以污秽的印象,十分不雅。同样,如果一进门就见到灶台等杂乱堆放的物品,也会影响居住人的心情。此二者,都是需要避免的。